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课程的分类
课程理论流派
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课程目标的内涵
广义上的课程目标:即教育意图=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狭义上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课程内容
(一)课程计划——指向学校 课程计划的组成:课程设置(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二)课程标准——指向学科 1. 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核心部分) 、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
(三)教材——指向教师 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材的编写:
(1)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
(2)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重复出现
三者关系:课程计划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以目标为中心】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美)
(1)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2)主张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3)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3.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4.CES评价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基本理念:三维目标观、综合课程观、内容联系观、学习方式观、发展评价观、校本发展观。
2.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