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1.目标评价模式: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即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3.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1.目标模式“泰勒原理”
围绕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方面
2.过程模式
课程的开发不是为了生产出一套“计划”,然后予以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修正。所有这些都集中在课堂实践中,教师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人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1.核心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基本理念
⑴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⑵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
⑶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
①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②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③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
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⑹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重建课程结构
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⑵新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二)改革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三)新课程评价的特点
发展性
(四)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地方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