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
1.巩固性原则: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并能根据需要准确无误地再现和运用。
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2.直观性原则: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
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启发性原则: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4.量力性原则: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要求:
(1)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2)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5.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善于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面向每一个学生。
6.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3)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7.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求:
(1)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2)要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4)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教学方法
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2)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2)实验法(3)实习作业法(4)实践活动法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
2.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
⑴程序教学法(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原理)
⑵发现教学法(发现学习法)
⑶掌握式教学法(布鲁姆)
⑷范例教学法(瓦.根舍因)
⑸暗示教学法(罗扎诺夫)
⑹纲要图式教学法(沙塔洛夫)
⑺非指导性教学法(罗杰斯,学生中心)
教学组织形式
(一)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二)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班、课、时。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学习的作用;第四,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三)分组教学:可分为两大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四)设计教学法:杜威、克伯屈。
(五)道尔顿制:学生自学独立作业再向教师辅导,道尔顿制-美柏克赫斯特。
(六)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美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的。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七)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分类